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表

用户投稿 40 0

一、▍时空演变:规模扩张与驱动

自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实施以来,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指数级增长。2010-2019年间年均增速超15%,其中“十三五”期间增速达25%以上1。截至2020年,全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27.5万家,较2019年增长26%1,而CnOpenData团队统计显示实际注册企业近37万家,覆盖全31个省级行政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1。这一增长轨迹与创新驱动、收优惠(如企业所得减按15%)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企业可达200%)密切相关34。

三、▍经济贡献:产值、收与就业联动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心引擎:

二、▍地理分布:集聚效应与区域失衡

通过空间点位统计发现,东部地区占据优势:2023年数据显示,东部企业数量达12.5万家,占总量的68.4%,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合计不足32%5。具体到城市层级,、上海、深圳等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密度为西部城市的10倍以上5。这种极化现象与区域创新资源分配相关——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集聚了全75%的创新型产业集群11。

  1. 产值规模:2018年营业收入达38.9万亿元,工业总产值28.9万亿元,占全GDP比重超40%11;
  2. 财贡献:2020年上缴费1.8万亿元,占全收总额13.04%,同时享受减免额超3000亿元1113;
  3. 就业拉动:从业人员从2013年的1500万人增至2018年的3131.6万人,年均增长15.8%11。

四、▍创新投入:研发度与成果转化

企业创新能力呈现显著分化:

  1. 数据局限性:企业更名、资质变更等动态信息更新滞后,部分数据依赖注册地址统计,与实际经营脱节15;
  2. 评同质化:现行认定标准侧重财务指标,对“硬科技”含量评估不足,导致部分传统企业通过包装转型获取资质12;
  3. 区域协调难题: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仅58%,显著低于东部地区的82%5。

未来改革需聚焦:动态监测系统(如技术追溯研发投入真实性)、分层分类评机制(区分“卡脖子技术攻关型”与“技术服务应用型”企业)、飞地经济(鼓励东部研发机构与中西部生产联动)。

━━━━━━━━━━━━━━━━━━━━━━━━━━━━━━━━━━━━
数据来源与拓展方向:本文统计资料整合自火炬计划数据库11、CnOpenData企业名录1及省级科技部门年报13,建议结合《中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或通过DEA模型评估区域创新效率14。需要完整数据集可访问58获取省市县结构化数据。

(全文约1200字,满足深度分析需求)

  • 研发投入:2023年头部企业研发度普遍超过5%(如达15.3%),而中小微企业平均仅3.1%12;
  • 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占比不足20%,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占主导,部分企业依赖“Ⅱ类知识产权”满足认定门槛12;
  • 产出效率:每万元研发投入产生专利数从2015年的0.8件提升至2020年的1.2件,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低于发达水平14。

五、▍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统计体系存在多重瓶颈:

全高新技术企业统计研究:数据演变与结构性特征

━━━━━━━━━━━━━━━━━━━━━━━━━━━━━━━━━━━━

相关问答


各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答:1. 各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1月18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7万家。2. 数据显示,这些高新技术企业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 具体到每个省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4. 根据最新数据,浙江省...
高新技术企业一年一度火炬统计年报&发展年报最新填报指南
答:11. 部分企业需报送纸质报表:销售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网上填报后需打印《国家高新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年报表》纸质报表,加盖公章签字后报送区科委;销售额不到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无需提交纸质报表。12. 累计两次未填报《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报表》,企业将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直辖县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答: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8月,直辖县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87家,获批的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如:万印物联(海南)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海南)联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环城建(海南)建设有限公司、东方金海混凝土配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